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民党反日国际宣传战研究——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国民党反日国际宣传战研究——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考察

国民党反日国际宣传战研究——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考察

作     者:赵佳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继忠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九一八”事变 国际宣传 国民党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历史阶段划分中,1928-1937年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的习惯称谓多少使得国民党政府在1937年前的抗日准备工作不太容易为人所知;同时因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恶劣影响,学界对“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负重抗日行为缺乏“同情之理解。本研究在“尊重历史存在的原则指导下,对国民党围绕“九一八事变开展的抗战全面爆发前最大规模的一次反日国际宣传战进行了初步考察。当时,国民党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十分恶劣:日本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散布迷惑性极强的侵华舆论为其军事行动做铺垫;而当时中国始终缺乏相应反制措施,国际宣传始终因蒋介石平衡“安内和“攘外的需要而掣肘,致使国民党上层无法形成统一认识,国际宣传机构始终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弊病:而综合国力的落后又使得用于国际宣传的大众传播工具的建设力不从心,国际通讯基本被外人垄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诉诸国联的外交政策大大拔高了国际宣传因素在国民党反日方略中的地位,在“特种外交委员会统筹下,其国际宣传谋略初步形成。面临急迫的国际宣传目标,国民党急于招架,然囿于大众传播工具之规模,对其利用实在有限,只能转而依靠更便捷的组织传播渠道。但国难临头之时,国民党仍内争不止,逐渐步入正轨的国际宣传谋划也随着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宣布下野而又陷混乱。1932年1月,“蒋主军、汪主政的合作局面逐渐形成。随着“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蒋、汪实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和缓政策,国际宣传也以此为基本谋略。同时,国际宣传意识在国民党内得到一定提高,并逐渐形成共识,至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国民党主导下,围绕国联调查团来华及李顿报告书的公布、讨论,全国上下展开了较全面的政府公关和国民外交活动,呼吁国际社会主持正义,严惩日本。此时,中央广播电台、中央通讯社、无线电通讯等国际传播工具的建设也开始加快,并初步发挥了效果。国民党反日国际宣传话语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维度:(1)驳斥日方各种谣言,明晰事变责任,将日本侵略东北的真相传播于国际社会:(2)充分利用国际公约、国联决议,在“个人情感和“现实利益两个层面刺激欧美国家,以谋求国际干涉;(3)适度宣传中国对日本局部侵略的不屈抵抗,营造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表面团结,既向国际社会塑造中国“死力一拼,惟期不扩大的受害者形象,也尽力不给日本藉机扩大事端的口实。总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国际舆论同情的寻求有效配合了蒋介石持久战、消耗战、战而不屈的抗日大战略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日本侵华步伐。然而受制于当时中国的物质条件与内政外交,国际宣传工作远没有达到国民党口头重视的程度,存在传播渠道狭窄、工具落后及建设缓慢等缺点。对于其效果,我们不能一概抹杀其争取国际同情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夸大其作用,而要从当时的国际权势结构出发进行客观评判。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