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伟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束支传导阻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 要:目的分析符合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诊断标准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能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更显著地获益。 方法研究入选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符合传统LBBB诊断标准并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术前体表心电图型态将患者分为“真性LBBB组(定义:V1、 V2导联负向波为主(QS或rS);V1、V2、V5、V6、I、avL六个导联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导联QRS波中间有切迹或顿挫;QRS波时限男性≥140ms、女性≥130ms)及“假性LBBB组(指符合传统的LBBB标准,但尚未达到“真性LBBB诊断标准,具体包括上述6个导联中仅有1个或没有导联出现切迹或者顿挫,QRS波时限男性140ms、女性130ms)。术后患者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间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 结果共入选了32例患者,其中“真性’’LBBB组23例,“假性’’LBBB组9例,术前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等基本情况无差异。术后随访结果,“真性LBBB组比“假性’’LBBB组LVEF增加更显著(38.9±11.3%vs27.1±6.6%,P=0.006);LVEDD也进一步缩小(6.3±1.0cm vs7.6±1.0cm,P=0.003),提示“真性LBBB组对CRT治疗反应更佳。 结论符合新LBBB诊断标准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可从CRT治疗中更显著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