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RegI及PCNA的影响 收藏
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RegI及PCNA的影响

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RegI及PCNA的影响

作     者:安振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方石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益气健脾 脾胃虚弱证 再生蛋白Ⅰ(RegI)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摘      要:益气健脾方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课题成果中凝练而成的协定处方之一,具有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的中医功效,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满意。本课题基于前期临床疗效基础,进一步探讨其疗效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对CAG发病学、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归纳认为,现代医学在CAG病因、发病学认识和临床治疗的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对胃粘膜萎缩或肠化的控制甚至逆转尚缺乏特异性手段和方法。继之,从中医对CAG的认识、发病观、主要病机理论、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现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中医发病学看来,脾胃虚弱是CAG的基本病机,气滞、血瘀、湿热等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阶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CAG的有效方法,而益气健脾法为其基本治法。此外,就益气健脾方组方药物的君臣佐使结构、中药药理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益气健脾方对CAG发挥疗效的理论机制。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血清和组织中RegI和PCNA表达的影响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发病的影响和对CAG萎缩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经典方法建立MNNG大鼠CAG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饲养)、模型组(0.9%Nac1)、益气健脾方低(11.59 g/kg/d).中(23.18 g/kg/d)、高剂量组(46.36g/kg/d)和阳性对照组(叶酸3.16mg/kg/d和替晋埔酮15.8mg/kg/d)等6组,母组10只,除正常组正常饲养外,其余各组均进食含0.03%的雷尼替丁饲料,予2天饱食、1天禁食;除模型组2mL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4组各干预药物2mL灌胃,每天1次。10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脏器指数、胃粘膜病理状态、血清和组织中RegI及PCNA表达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模型组胃粘膜明显变薄,腺体明显减少,伴有弥漫或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肌性)组织增生,表现为中重度炎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②益气健脾方不同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CAG大鼠在一般情况和病理状态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益气健脾方低剂量组胃粘膜内壁细胞数多于模型组,胃粘膜结构紊乱程度变化较模型组轻;中剂量组胃粘膜结构较清晰,上皮细胞排列比低剂量组规整,粘膜层有少量炎细胞浸润;高剂量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规整,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成纤维细胞显著少于模型组。③益气健脾方各组与阳性对照组的脏器指数改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数值的变化来看,益气健脾方各组似乎显示出优势倾向。④益气健脾方各组与阳性对照组对RegI及PCNA含量具有下调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结论:益气健脾方能够改善CAG大鼠胃粘膜病理萎缩状态、改变脏器指数、调控血清和组织中RegI及PCNA表达含量等,且优于阳性对照组,分析认为益气健脾方对CAG大鼠发病的抑制作用除与传统中医功效理论和药物组成的药理作用外,与该方调控RegI和PCNA的表达异常相关,对RegI和PCNA下调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本研究揭示了益气健脾方对CAG发挥疗效作用的部分机制,为证实中医优势疗法的客观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