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适用性研究 收藏
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适用性研究

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     者:唐胄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卫东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交际距离理论 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应用性 

摘      要:交际距离理论由美国学者Lukens于1978年提出。他在对语言趋异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定量分析之后发现,民族中心主义可以通过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语言变体来实现。这些变体包括语音、句法、语意、语篇结构、习语甚至非言语表达方式等。此后,他把这些语言变体进行分类并提出了低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的民族中心主义。与此对应的是三个等级的心理距离:(1)冷漠距离,(2)回避距离,(3)蔑视距离。1984年,美国学者Gudykunst重新分析了Lukens的理论并对其做出了新的阐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就像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高度民族中心主义和高度文化相对主义是同一量表上的两个极端,中间包含着五种程度的交际距离。对该理论的应用研究也仅针对美国的两个不同种族群体—白人和黑人群体。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交际距离理论在其他文化环境下的研究。所以该理论是否适合其他文化并且能够在其他文化下应用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项研究以交际距离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检验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有效性和应用性,(2)揭示目前中国外语学习和使用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心理,(3)对该理论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来丰富该理论。获得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为:中国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对高度民族中心主义(蔑视距离)认可度最低;由于冷漠距离里所体现民族中心主义程度较低,而且对应的行为多为无意识的,所以得分比较低。由于被试者基本都是多年的英语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理论素养,所以在文化相对主义的题里得分较高,而且要高于民族中心主义的得分。平等距离应为最高,而敏感距离由于需要一定量的实际交流和接触,所以难度较理论学习要大,所以分值低于平等距离。 根据此研究发现:Gudykunst的五种交际距离分级在理论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还是比较有效的;大多数的被试者对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思想和作用持反对态度,对文化相对主义比较认可。外语学习时间方面长者分值高于学习时间短者,而且时间越长分值越高;由于原理论是在美国文化下诞生和发展的,尚有一些部分不适合中国文化环境,这一点在回避距离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