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家康
授予年度:2005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据初步统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50%以上。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且易于复发,男性多于女性,从事伏案工作者常常发病,常伴有颈部外伤史。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麻木活动不利,劳累后感颈项疼痛、麻木等症加重,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 本课题拟通过观察针刺和手法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与推拿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以及X线拍片、CT所示椎间盘突出指征变化,为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并为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全部50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并符合诊断标准(颈部疼痛、麻木活动不利,合并根性上肢痛,甚至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和反射异常等)按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 针刺治疗组30例:主穴取风池、大椎、颈夹脊;配穴:肩井、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随症加减:头疼,加太阳、印堂;头昏加太溪、太冲、丰隆;失眠加神门、百会。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风池、大椎、颈夹脊,视病隋可取单侧或双侧,再配以针刺肩井、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皮肤消毒后用0.5-1.5寸毫针直刺,行平补平泻,其针刺颈夹脊时针尖达椎板骨膜外,以针感沿肩背、上肢下传为佳,一日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2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穴位:基本同上。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先点按上述穴位5—10分钟,继而在颈部和上肢施以揉法,滚法5—10分钟,随后提拿肩井2—3分钟,接着按揉颈部穴位5—10分钟,必要时施以扳法。每日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一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X线拍片、CT及疼痛症状、体征的变化,判断两者的可比性、差异性、优越性。 结果: 1.X2检验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证明了本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2.临床疗效评定:针刺组显效率70.7%,有效率93.3%,推拿组显效率55%,有效率85%。经RIDIT分析,P0.0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针刺组疗效优于推拿组。 3.治疗前后X线C1’所示椎间盘突出指针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椎间盘突出指征均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针刺组优于推拿组。 结论: 针刺和推拿对颈椎间盘突出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针束d组疗效明显优于推拿组., 针刺治疗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应用方便、且无倒可毒副作用,便于患者接受,值得在 I隋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讨论: 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疗效卓著,以针刺疗效为最佳。临床医师在继承前辈经验 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拓展和研究,产生了新的突破。然而大部分资料还显得较零 散、缺乏系统的研究,且方法繁多,疗效评定不一,不利于新的先进方法的推广应用。 今后的工作还应加强颊咙日,全面考虑各因素和角度,力争实现治疗方法的“优化组合 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主题词: 椎间盘突出/针刺/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