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中枢组织及外周血Leptin及Orexin-A水平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颜光涛
授予年度:2004年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4[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医学]
主 题:肠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损伤模型 蛋白质 mRNA表达
摘 要: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一种反映急性应激及炎症反应的模型,在损伤过程中机体出现严重的能量代谢障碍和失控炎症反应。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能够抑制摄食和促进能量消耗的因子;Orexin-A是一种由下丘脑侧部特异神经元分泌的、能够促进摄食并减少能量消耗的因子。由于它们都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而且以往的研究发现其浓度变化成相反的趋势,我们假设它们在肠I-R损伤所致的能量代谢障碍中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通过在大鼠肠I-R损伤模型中检测它们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探讨它们所发挥的炎性介质作用。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和样品的收集 1、大鼠随机分成六组,每组9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组(I60’R30’)、I60’R90’组、I60’R150’组、I60’R240’组和I60’R360’组。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开腹并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以微动脉夹夹闭60 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 2、实验前行尾静脉取血作自身对照,实验时行心脏抽血,分离血清和血浆,分别用于检测Leptin和Orexin-A。抽血后立即取出左侧附睾脂肪垫和下丘脑组织,用于提取Leptin和Orexin-A及其总RNA。 二、肠I-R损伤对血清及脂肪组织Leptin水平的影响 1、采用本科室国内首创的鼠类Leptin放免分析法及作者设计的调整法测量血清及脂肪组织的Leptin浓度,结果发现:与损伤前自身对照组的血清水平相比,I60’R30’组显著降低,I60’R150’组呈现增高的趋势,而160’R360’组显著增高;与损伤后Sham组的血清水平相比,I60’R240’组呈现增高的趋势,而I60’R360’组显著增高;与损伤后Sham组的脂肪组 肠翻益一再窟注费份二对沪枢蜜织姿办周应LePtin友口爬义in讨欢平必影时 功戈商要. 织水平相比,160’R3O’组、160’R90’组显著降低,而160’R360’组显著增高。 2、采用Westeo Blot法检测脂肪组织LePtin水平,结果发现:脂肪 组织内LePtin蛋白水平较低,采用SDS一队GE及Westem Blot法检测仅 出现微弱的LePtin发光条带,而且出现强非特异发光条带。 3、采用Rl: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LePt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 现:与损伤后sham组相比,160’R3o’组、 160’咫40’组、160’R360’组Leptin mRNA水平显著增高,而160’R150’组显著降低。 三、肠I一R损伤对血浆及下丘脑Orexin一A水平的影响 1、我们在国内首创了人Orexin一A放射免疫分析法,由于人与大鼠的 orexin一A结构一致,所以采用该放免法测量大鼠血浆及下丘脑的Orexin一A 浓度,结果发现:与损伤前自身对照组的血浆水平相比,各实验组损伤 后的血浆Orexin一A水平与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与损伤后Sham组的血 浆水平相比,其他各实验组损伤后的血浆Orexin一A水平与之的差异均无 显著性;与损伤后Sham组下丘脑水平相比,各实验组损伤后的下丘脑 Orexin一A水平与之的差异亦均无显著性。 2、采用RFPCR法检测下丘脑Orexin一A 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与损伤后Sham组相比,160’R30,组、160’R90’组orexin一A mRNA水平逐 步降低,160’R15O’组最低,160’咫40’组、160’R360’组逐步回升。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发现LePtin和Orexin一A的水平在肠I一R损 伤所致的能量代谢障碍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LePtin蛋白水平在中枢组织和外周血中呈对应的波动式变化,orexin-A 蛋白水平在中枢组织和外周血中变化不显著;同时,两者的中枢组织 mRNA表达水平都有显著性变化,并且呈相反趋势。因此,我们认为LePtin 与Orexin一A这对呈相反变化趋势的活性因子对肠I一R损伤的应答具有时 间依赖的效应,并可能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代谢紊乱中发挥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