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牙面pH变化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牙面pH变化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牙面pH变化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侯夏沛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曹军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牙面pH 釉质脱矿 固定矫治 微型蜂式pH电极 

摘      要: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釉质脱矿不易察觉,当釉质脱矿达到一定量时,釉质呈现白垩色病变,甚至形成牙体组织的缺损,影响牙齿健康和美观。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根本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常见的预防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釉质脱矿的发生。Gorelick[6]、Artun J[12]等报道指出:固定矫治中上颌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发生于唇颊面,以托槽边缘最为明显。胡炜等人[9]的研究显示:固定矫治患者上颌牙齿的脱矿率及脱矿程度显著高于下颌。一些关于龋病发生过程中牙面脱矿机制方面的研究[59-61,64,68]显示:牙齿脱矿与其所处环境pH的降低相关。那么,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是否也与局部牙面pH的降低有相关性呢?本研究拟从该问题入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研究上前牙与下前牙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以分析固定矫治中上前牙相对于下前牙易发生釉质脱矿的原因;并通过对固定矫治中发生釉质脱矿牙面与未发生釉质脱矿牙面pH的差异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发生机制是否与局部环境pH的降低相关。 一、固定矫治脱矿患者、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间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固定矫治患者、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三组间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以探讨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与牙面pH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未脱矿患者43例和未治疗个体60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前牙唇面pH,取平均值,并分析各组间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 结果: 1固定矫治过程中釉质脱矿患者、未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间上颌前牙唇面pH的对比分析 经LSD-t检验可知:三组间上颌前牙唇面pH固定矫治脱矿组(5.85±0.19)低于固定矫治无脱矿组(6.47±0.21)和对照组(6.93±0.23),三组间前牙唇面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固定矫治中易于发生脱矿患者的下颌前牙唇面pH也存在降低情况。 结论:固定矫治脱矿患者前牙唇面pH均较未治疗患者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可能与牙面pH相关,牙面pH降低可能是其发生的机制之一。 二、不同部位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固定矫治中易发生釉质脱矿牙位与不易发生脱矿牙位间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机制。 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未脱矿患者43例和未治疗个体60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前牙唇面pH,取平均值,并分析个体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上颌左右侧中切牙(I)、侧切牙(I)、尖牙(C)唇面pH及下颌左右侧中切牙(I)、侧切牙(I)、尖牙(C)唇面pH,取每颗牙齿唇面pH的平均值为该牙齿的唇面pH,对比不同部位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 结果: 1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 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结果可知:三组中均有同一个体上颌牙齿唇面pH低于下颌牙齿唇面pH,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同一个体口腔中,同一牙弓中左右侧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水平相一致。 3同一牙弓中左右侧非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 应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结果可知:上颌尖牙唇面pH(6.91±0.17)高于同颌中切牙(6.71±0.15)(P0.05),二者均稍高于同颌尖牙唇面pH(7.10±0.26)(P0.05)。结果提示:固定矫治中易于发生脱矿的牙位(如上颌侧切牙)较其他牙位唇面pH低。 结论: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与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