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后循环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研究 收藏
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后循环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研究

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后循环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研究

作     者:孙新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段炼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烟雾病 出血 临床和影像分析 手术疗效 

摘      要:目的本研究对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大脑后循环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探讨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后循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估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烟雾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头颅CT及头颅MRI,从中筛选出血型患者224例,对224例患者DSA影像资料进行判读,获得后循环受累的患者57例,未受累患者167例。对受累组与未受累组的年龄、性别、成人比、出血类型、前循环的铃木分期、出血侧异常血管扩张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患者进行电话或信件随访,对其中40例行双侧EDAS术患者的手术前后的m R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24例烟雾病患者占同期收治的烟雾病患者的14.24%,其中101例患者为男性,123例患者为女性,其比例为1:1.22,患者入院时的年龄为1-57岁。并获得57例(25.45%)累及后循环病变,其中21例患者为男性,36例患者为女性,其比例1:1.71,患者入院年龄为13—56岁,其中54例(94.74%)患者为成人。167例(75.55%)后循环未受累,其中80例患者为男性,67例患者为女性,其比例为1:1.0875,患者入院年龄为1-57岁,其中156例(93.41%)患者为成人。后循环受累组与未受累组在性别比(P0.05)、成人比(P0.05)年龄(P0.05)分布方面均无明显差异。2.本组224例烟雾病患者中,脑室出血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脑实质出血105例(丘脑出血25例,基底节出血44例,脑叶出血36例)。其中后循环受累组患者中脑叶出血0例,丘脑出血25例,基底节出血2例,脑室出血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后循环未受累组患者中脑叶出血36例,丘脑出血0例,基底节出血42例,脑室出血6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其中29例(50.9%)表现为单侧大脑后动脉受累,出血类型分别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10.3%,1例对侧出血),丘脑出血14例(48.3%,无对侧出血),脑室出血12例(41.4%,3例对侧出血)。后循环受累组患者的出血类型多为丘脑出血(43.86%)及脑室出血(38.60%)且丘脑出血与后循环受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对224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颈内动脉铃木分期统计,57例后循环受累组颈内动脉铃木分期为:3期3例,4期7例,5期24例,6期23例;后循环受累组的患者的铃木分期多集中在5(42.1%)、6(40.4%)期;167例后循环未受累组颈内动脉铃木分期为:2期30例,3期52例,4期70例,5期7例,6期8例;后循环未受累组患者的铃木分期处于3(31.1%)、4(41.9%)期的较多,并使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分析,后循环是否受累在铃木分期分布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对57例出血型烟雾病累及后循环病变患者的大脑后循环分期进行统计,后循环受累组后循环病变分期左侧0期10例(17.5%),1期10例(17.5%),2期9例(15.8%),3期16例(28.1%),4期12例(21.0%);右侧0期19例(33.3%),1期8例(14.0%),2期9例(15.8%),3期14例(24.6%),4期7例(12.3%)。对每名患者的大脑前后循环左右侧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发现24例患者中的前后循环病变出现偏侧性。在这24例患者中,有20例(83.33%)患者出现前后循环病变在同一侧,但是有4例(16.67%)患者前后循环病变出现在对侧,并根据颈内动脉铃木分期及大脑后动脉分期左右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显示出57例患者的前后循环病变的偏侧性关系。显示这前后循环病变在统计学分析中有很大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侧,及左右侧的一致性并具有差异性(P0.01);5.57例出血型烟雾病后循环受累组患者中,出血同侧表现了脉络膜前动脉扩张的患者11例,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患者21例,脉络膜后动脉扩张的患者47例,后胼周动脉开放的患者45例;167例出血型烟雾病后循环未受累患者中,出血同侧表现了脉络膜前动脉的扩张的患者61例,出血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患者115例,脉络膜后动脉扩张的患者5例,后胼周动脉开放的患者134例,异常血管扩张或开放情况与后循环是否受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并发现后循环受累组患者的出血同侧多表现出脉络膜后动脉扩张、后胼周动脉开放。发现后循环受累情况与同侧后胼周动脉开放情况无相关性(P=0.833),后循环受累情况多与同侧脉络膜后动脉扩张情况具有相关性(P0.01),后循环受累的患者较少出现后交通动脉开放(P0.01);6.57例后循环病变的患者中,1人右侧STA-MCA术,左侧EDAS术,并行枕部贴敷术;41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