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神经干细胞及bFG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收藏
神经干细胞及bFG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神经干细胞及bFG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作     者:施婵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夏春林

授予年度:2004年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医学] 

主      题:脊髓损伤 神经恢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摘      要:目的 建立适合本实验室条件的胚胎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扩增的方法,探讨NSCs移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应用对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取E16-18SD大鼠胚胎端脑,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获取单细胞悬液,以无血清培养基加bFGF、B27刺激细胞增殖,进行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以nestin、NSE、GFAP及GC鉴定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正常组,不行SCI手术,与其他四组同期饲养检测指标:其他四组均行T脊髓左半侧切除手术,B组为损伤对照组,SCI处仅植入含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C组为NSCs组,损伤处移植无bFGF的NSCs悬液;D组为bFGF应用组,损伤处植入含bFGF但不含NSCs的明胶海绵;E组为NSCs+bFGF组,损伤处移植含NSCs悬液和bFGF的明胶海绵。移植术后2h各组行iNOS、c-fos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等,观察iNOS、c-fos在上述各组的表达;术后1、2、3、4周记录各组的一般情况及行为学得分。 结果 从胎脑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连续形成克隆能力,并表达特异的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抗原;术后2h,C、D、E组损伤侧脊髓灰质c-fos阳性、iNOS阳性细胞均较B组有不同程度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E组较C、D组减少更显著(P0.05);A组改良联合行为得分为0,术后1~4周,B、C、D、E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B、C、D、E左后肢得分明显高于右侧(P0.01),B组或E组与C组、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神经干细胞及bFGF对脊翻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中文摘要 结论从El卜18天SD大鼠端脑可分离培养出具有干细胞特性的NSCs;NSCs 移植及bFGF应用均可促进SCI后神经功能恢复,NSCs与bFGF联合应用促进SCI 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更为显著;c一fos和iNOS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在NSCs及bFGF 应用对脊髓损伤的功能修复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