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动物模型的调控及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DNA检测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欣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侵袭性真菌感染 动物模型 中药抗真菌 实时荧光PCR 恶性血液肿瘤 检测
摘 要:第一部分:侵袭性真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动物模型的调控 目的:深部真菌感染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发病率并不高。近年来,由于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深部真菌感染极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已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抗真菌治疗大多依赖西药,其药物毒性大、价格相对昂贵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国内不乏优良的抗真菌中药,但由于起步较晚,应用有限,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应用中药对其进行调控,来观察和探讨中药抗真菌的疗效和意义,为抗真菌中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SD成年大鼠12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免疫抑制+接种孢子+中药治疗组)4只,B组(免疫抑制+接种孢子+蒸馏水组)4只,C组(免疫抑制+未接种孢子组)2只,D组(正常对照组,未免疫抑制+未接种孢子)2只。免疫抑制采用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接种孢子采用鼻腔滴入法,孢子为浓缩的烟曲霉菌孢子悬液(浓度为1*107),中药治疗采用灌胃法,从而建立真菌感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定期采血及处死,血液样本行血清GM检测(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各组动物处死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及PAM染色(过碘酸六胺银染色)制片镜检以查找真菌孢子或菌丝,部分肺组织行组织培养。 结果: ***检测结果:以GM检测i值0.5为阳性判断结果显示免疫抑制+接种孢子组(A+B组)GM检测阳性率可达81.5%,其中A组检测阳性率为:75%,B组GM检测阳性率为86.7%,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GM检测i值0.7为阳性判断结果显示:A、B两组GM检测阳性率为:44.4%,其中A组检测阳性率为:8.33%,B组GM检测阳性率为73.3%,A组与B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500Bp,所有样品均出现引物二聚体的扩增条带,大小为100bp左右,均不是我们想得到的168bp的特异性条带。 结论:本次试验结果不甚满意,认真回顾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原理后认为:本次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原理是科学合理的,但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包括加样不准确、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及所选用用试剂及引物的非正常工作性,实验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时间仓促,无法继续进行试验,本次试验的目的亦未能完全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