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幼硕;黄武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2型糖尿病 老年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用法 应激 门冬胰岛素 合理用药
摘 要: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治疗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影响疗效及胰岛素用量的相关因素,优化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泵应用方案。 方法 20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为分析急性应激与胰岛素种类对老年患者胰岛素泵应用疗效的影响,将老年组分别按照是否合并急性应激与泵用胰岛素种类进一步分亚组,即老年合并急性应激亚组与不合并急性应激亚组,老年泵用人普通胰岛素亚组与门冬胰岛素亚组。所有患者经胰岛素泵治疗将血糖控制于目标范围,比较组间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日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组间胰岛素泵应用方法及疗效的差别。 结果 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老年组血糖达标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非老年组[(0.63±0.22)u·kg·dvs(0.72±0.21)u·kg·d,p0.01]。老年组血糖达标日胰岛素餐前量占日总量近60%,非老年组近50%。老年组血糖达标日基础量[(17.88±7.80)u vs(23.20±9.16)u、晚夜间基础量20:00-2:00[(0.59±0.34)u/h vs(0.85±0.38)u/h]、2:00-08:00[(0.73±0.34)u/hvs(1.02±0.48)u/h]低于非老年组,p值均0.01,其中晚夜间基础量约为非老年组70%。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0.15例次/日vs 0.12例次/日,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无统计学差异。 2.老年合并急性应激亚组与不合并急性应激亚组合并急性应激亚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长于不合并急性应激亚组[(9.75±3.12)d vs(5.77±2.02)d,p0.01],合并急性应激亚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0.19例次/日vs 0.12例次/日,p0.01)。两组血糖达标日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无统计学差异。 3.老年泵用人普通胰岛素亚组与门冬胰岛素亚组门冬胰岛素亚组较人胰岛素亚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6.0±2.8)d vs(7.6±3.7)d,p0.05],平均餐后血糖控制更佳[(8.0±0.9)mmol/L vs(8.5±0.8)mmol/L,p0.05],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小[(54.9±10.2)%vs(60.0±8.5)%,p0.01]。门冬胰岛素亚组较人胰岛素亚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0.13例次/日vs 0.18例次/日,p0.01),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更小,即治疗前四天血糖标准差更小[(3.0±1.0)vs(3.8±1.3),p0.05],两组血糖达标日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 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老年组血糖达标时间与急性应激(r=0.628,p=0.000)、HbA1c(r=0.190,p=0.010)、糖尿病病程(r=0.139,p=0.042)呈正相关;血糖达标日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与入院时平均餐后2h血糖(r=0.364,p=0.000)、糖尿病病程(r=0.214,p=0.000)、HbA1c(r=0.188,p=0.027)呈正相关,与体重(r=-0.223,p=0.006)呈负相关。非老年组血糖达标时间与急性应激(r=0.389,p=0.001)呈正相关;血糖达标日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与入院时平均餐后2h血糖(r=0.565,p=0.000)、急性应激(r=0.435,p=0.001)正相关,与BMI(r=-0.270,p=0.011)呈负相关。 结论 以下胰岛素泵应用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更为合理: 1.胰岛素泵基础和餐前胰岛素用量分别为日总量的40%和60%,其中晚夜间基础量减为非老年患者的70% 2.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人普通胰岛素 3.合并急性应激者血糖达标日胰岛素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