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MSCT对肺癌骨转移伊班膦酸治疗的监测 收藏
MSCT对肺癌骨转移伊班膦酸治疗的监测

MSCT对肺癌骨转移伊班膦酸治疗的监测

作     者:邱艳芳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艳萍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医学] 

主      题:肺癌骨转移 多层螺旋CT 伊班膦酸 骨闪烁现象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肺癌患者骨转移灶治疗前后的CT分型及CT值改变,评估其对伊班膦酸治疗的反应。并探讨CT骨闪烁现象及其CT特征,提高对该现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的分析45例确诊肺癌骨转移患者经伊班膦酸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对这45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骨转移灶的CT值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治疗后3个月骨闪烁组及疾病进展组患者骨转移灶的CT值及CT特征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三种不同类型的骨转移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CT值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的CT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正常骨质而言,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点骨密度较治疗前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45例患者治疗后,病灶CT分型发生变化,有效组中治疗后成骨型转移灶比例(57.7%)较治疗开始前(26.0%)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中成骨型病灶的比例(37.2%)较治疗开前(40.0%)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闪烁现象的发生率为6.7%(3/45),治疗后3个月,其所有病灶无一处骨质密度减低,平均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骨转移疗效评价及临床综合评价标准均提示进展的患者(n=5),其所有病灶部分密度减低,部分增高,平均骨密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骨闪烁组大多表现为溶骨型病灶发生成骨性硬化改变;疾病进展组大多表现为病灶新发骨膜反应,成骨或混合型病灶伴溶骨性破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就成骨型病灶密度是否增加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移CT分型及CT值的改变可作为MSCT监测肺癌骨转移患者对伊班膦酸治疗反应的手段之一。另外,在MSCT对肺癌骨转移伊班膦酸治疗的监测中,骨闪烁现象存在,CT特征改变的分析有助于其与疾病进展的鉴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