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后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Sirt1/FoxO1-自噬通路的影响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雅宁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全脑缺血再灌注 低氧后处理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叉头蛋白 转录因子1
摘 要:目的1探讨低氧后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LC3表达水平的影响。2探讨低氧后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1(Fox O1)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低氧后处理组、抑制剂组(Sirt1抑制剂EX527)。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备。低氧后处理模型为大鼠脑缺血模型完成后24h给予8%低氧处理。每组分别于低氧后处理后1d、3d、7d使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Weston-blot检测海马区Sirt1、Fox O1、LC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各时间点(1d、3d、7d)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穿平台次数降低(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低氧后处理组各时间点(1d、3d、7d)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穿平台次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后处理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1d、3d、7d)大鼠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平台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各时间点(1d、3d、7d)神经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低氧后处理组各时间点(1d、3d、7d)神经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后处理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1d、3d、7d)神经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LC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LC3免疫阳性显色呈棕黄色,分布在细胞浆。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各时间点(1d、3d、7d)海马区LC3免疫阳性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低氧后处理各时间点(1d、3d、7d)LC3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后处理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1d、3d、7d)LC3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Sirt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Sirt1免疫阳性位于细胞核中,呈棕褐色。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各时间点(1d、3d、7d)海马区Sirt1免疫阳性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低氧后处理各时间点(1d、3d、7d)Sirt1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后处理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1d、3d、7d)Sirt1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Fox O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Fox O1免疫组化显色呈棕黄色,表达于细胞浆中。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各时间点(1d、3d、7d)海马区Fox O1免疫阳性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低氧后处理各时间点(1d、3d、7d)Fox O1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氧后处理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1d、3d、7d)Fox O1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氧后处理可以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程度,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性神经损伤。2低氧后处理可增加海马区Sirt1、Fox O1的表达,提高Sirt1/Fox O1通路活性,进而减少脑缺血神经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