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对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易善红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牙周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炎症评分 大鼠
摘 要: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男性人群发病率可高达2.5-16.0%,复发率更是高达20%-50%[1],它是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2]。慢性前列腺炎的各种分型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占13.4%,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器官之一,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通过对前列腺组织的直接损伤或其分解代谢产物等间接损伤前列腺组织从而引起CBP的发生,在革兰氏阴性菌中CBP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病率高达60%0%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PE)是危害口腔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它可以导致牙龈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性坏死、结缔组织的附着丧失、牙周袋的形成以及牙槽骨的吸收,并最后引起牙齿松动和缺失[3]。引起牙周炎的革兰氏阴性菌多为伴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被认为是牙周炎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在牙周炎与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中都有细胞因子的失衡引起的促炎症因子的增加以及抗炎因子的减少。有研究表明[4],牙周炎和CP均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有一定联系,并且Nishant Joshi等[5]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中重度前列腺炎合并牙周附着水平(periodontal attachment level,CAL)≥2.7mm的受试者其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高于其他单纯的前列腺炎或合并牙周炎的前列腺炎受试者。根据上述得到的信息,我们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及牙周炎动物模型,检测大鼠牙周各项临床指标,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程度,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初步探讨牙周炎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TNF-α、IL-1β水平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程度的改变。为探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疾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建立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及牙周炎动物模型:将80只成年远交群(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周组及8周组,每组各40只,随后将4周组和8周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ormal,N)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CBP)组、牙周炎模型(PE)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牙周炎模型(CBP+PE)组,每组各10只。参照陈江川等[6]的方法建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参照孔燕等[7]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2.于建模4周后、8周后记录各组大鼠牙周临床指标:牙龈附着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t,AL)、探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袋深度(depth of pocket,PD)、牙槽骨吸收值(alveolar bone loss,ALL)。3.分别于建模4周后和建模8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出大鼠前列腺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炎症评分。4.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研究结果1.4周CBP组与CBP+PE组比较炎症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8周CBP+PE组炎症程度较8周CBP组高(P0.05)而8周PE组、CBP+PE组则较4周PE组、CBP+PE组高(P0.05)。结论1.单独的牙周炎不能引起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在长时间段的观察中,前列腺呈现自愈倾向。3.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长时间合并牙周炎能抑制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自愈倾向使其保持在慢性炎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