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韧带样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及C-kit、PDGFR表达研究 收藏
韧带样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及C-kit、PDGFR表达研究

韧带样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及C-kit、PDGFR表达研究

作     者:黄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傅红;师英强;王坚;周烨;杜春燕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韧带样瘤 复发因素 合理治疗 C-kit PDGFRα,β 

摘      要:研究背景韧带样瘤,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硬纤维瘤、带状瘤。是一种起源于深部筋膜及肌腱膜结构,由单克隆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浸润性生长而形成的纤维结构的交界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但自然病程多变,部分患者肿瘤迅速生长、切除后易复发,而部分患者可出现疾病稳定或自行缓解。目前,韧带样瘤的治疗首选保全功能性手术,然而对其复发的因素、切缘的预后影响、放疗的作用及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近年来伊马替尼用于复发难治性韧带样瘤的挽救治疗疗效肯定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总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韧带样瘤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韧带样瘤的临床特点、复发高危因素、辅助放疗的作用,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检测韧带样瘤中C-kit及PDGFRα,β表达情况,了解伊马替尼可能的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韧带样瘤198例临床分析及预后研究 方法收集1987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韧带样瘤患者198例的病例资料。除外活检9例,腹腔内12例及非手术部位复发6例(异时多发性),171例手术切除的腹壁和腹壁外韧带样瘤患者入选局部进展研究组,其中原发患者121例,复发患者50例,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4~256个月)。 结果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总体生存率为100%。全部患者共37/198例病情进展,进展率19.2%。其中手术切除组34/189例(18.5%)患者病情进展,其中28例为局部进展,6例出现新病灶(异时多发性)。活检组3/9例病情进展,进展率33.3%。 研究组腹壁及腹壁外韧带样瘤患者中28/171例局部病情进展,其中腹壁组进展7/78例(9%),腹壁外组进展21/93例(22.6%)。5-yrs PFS 83.3%,10-yrs PFS 82.2%,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情况、肿瘤部位、大小、病变数目、手术方式及切缘情况是影响患者局部PFS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变数目为影响局部PFS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表明,原发性患者中,肿瘤部位、大小、手术方式、切缘情况为影响PFS的主要因素,而复发患者中,仅病变数目为影响PFS的主要因素(P0.05)。辅助放疗能显著提高R2切除的PFS(P0.05),亦能提高R1切除及复发患者的PFS,但尚无统计学意义。 第二部分韧带样瘤C-kit及PDGFRα,β表达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27例韧带样瘤中C-kit,PDGFRα,β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所有标本均未见C-kit阳性表达,仅3例见阳性的颗粒状背景染色。11例见PDGFRα弱阳性表达(+),3例强阳性表达(++),均为胞浆阳性,阳性率为51.8%;5例见PDGFRβ弱阳性表达(+),5例强阳性表达(++),为胞浆,胞膜阳性,阳性率为29.6%。PDGFRα的表达与年龄及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Rβ的表达并未显示与诸临床因素有相关性。 结论1.原发性腹壁及胸壁韧带样瘤手术应尽量三维广泛切除切缘阴性以达到无瘤生存,对于头颈、肢体等部位应尽可能达到包膜外边缘性切除。 2.韧带样瘤无转移,可长期带瘤生存。无法广泛切除或切缘阴性时,保全功能的R1、R2切除辅助放疗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3.R1患者不建议观察随访,若手术无困难首选补充广切达无瘤生存,若无法手术,建议辅助放疗 4.辅助放疗对复发患者、R1、R2切除者效果肯定,对原发患者仍需进一步研究。 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变数目是局部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发性韧带样瘤更易复发,诊治较棘手,临床上应注意韧带样瘤多中心病灶的可能性。 6.韧带样瘤为C-Kit阴性,存在PDGFRα及PDGFRβ阳性表达,且PDGFRα表达在年龄30岁,肿瘤5cm患者中较高。 7.韧带样瘤是否存在PDGFR相关基因的突变及伊马替尼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