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静平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积极心理学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结肠造口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行为改变
摘 要:目的①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初期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及造口自我护理的状况;②编制《我们一样能做到——肠造口自我护理管理》干预手册及相应评估工具;③探讨评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的干预模式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变化阶段、知觉利益、知觉障碍、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及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造口自我护理技能、自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研究。编制干预手册及评估工具后,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94例首次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后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基线评估后发放《我们一样能做到——肠造口自我护理管理》干预手册,并在术后2-4天、出院前2天、出院后第1个月时、第3个月时进行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跨理论模型的干预四次和动机性访谈两次;出院后第6个月进行随访并评估。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造口相关效能量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状态自尊量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和QLQ-CR38,肠造口自我护理管理问卷(变化阶段、决策平衡、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同一个时间点即基线(T)、出院前1天(T0)、出院后第1个月末(T1)、第3个月末(T2)、第6个月末(T6)进行测评,分析干预效果。 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显示:9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术后初期造口相关自我效能、状态自尊和自我护理得分较低。 2.干预后资料分析 (1)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和造口自我护理技能的干预效果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造口相关效能各维度和造口自我护理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不同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做交互轮廓图显示,干预出院后,随时间的变化,干预组造口底盘持续时间的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对两组不同时点的造口底盘持续时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1、T3和T6时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同时点进行组内比较显示,T,与T3和T1与T6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除胃肠道症状、性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的健康担忧、化疗副作用外,其他维度的干预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