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5年临床回顾性研究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德华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上颌窦底提升 冲顶法 牙种植体 存留率 软组织参数 边缘骨吸收 影像学分析 假性囊肿
摘 要:课题目的:针对因上颌后牙缺失行骨凿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病例做回顾性研究,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包括手术的成功率、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累积存留率、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情况以及种植体周软组织情况等。同时,通过分析病例中的影像资料,评价窦底提升、成骨效果以及新骨的远期稳定性等。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不摘除上颌窦腔假性囊肿的病例进行研究,评价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探寻在上颌窦底假性囊肿区行冲顶提升同期种植的可靠性。 材料及方法: 实验一: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之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骨凿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同一术者的连续临床病例。术前计划行冲顶提升者共94例,术中有4例窦底粘膜穿孔,实际完成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为46.86±11.82岁,共植入126颗Straumann种植体,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随访临床检查包括:种植体累积存留率(CSR)、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及探诊深度(PD)等,影像检查包括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MBL)。使用SPSS18.0软件针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二:临床资料与实验一相同。愈合期内4例种植体脱落及2例失访,剩余120颗种植体参与影像学分析研究。患者术前拍摄全景片,术后、功能负载后以及每年复诊时拍摄根尖片及全景片,将所有X线片数字化后统一存储于电脑中。使用图像测量软件Digimizer进行影像学测量。测量指标包括:窦嵴距(RBH)、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高度、窦底提升高度及窦底新骨高度。分别测量种植体近远中的相关距离,每段距离均测量三次,最后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01mm。使用SPSS18.0软件针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三:临床资料与实验一相同。由两名经标准一致性检验合格的研究者(kappa0.75)在术前的全景片中进行观察分析并诊断上颌窦腔内是否含有假性囊肿,假性囊肿诊断标准为:上颌窦底黏膜上方,呈球形或半球形不透光影像,边界清楚,对骨组织无破坏。每人分别观察两次,两次时间间隔一周,仅当两人两次诊断结果均一致后记录诊断结果。经诊断,术前全景片中上颌窦底提升术区含假性囊肿者共14例,植入14颗种植体。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参考实验一;影像资料测量方法参考实验二。 结果: 实验一:冲顶提升术式成功率为96.92%。术后平均愈合时间7.44±2.57月,种植体早期成功率为96.80%。功能负载后病例随访率为70.93%,平均随访时间28.90±14.04月,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6.80%。愈合期内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0.75±0.51mm,随访期内边缘骨吸收0.48±0.41mm,其中近远中无差异。随访时,临床检查mPLI为1.05±0.53,mSBI为0.29±0.48,PD为2.93±0.99mm。 实验二:种植体植入位置窦嵴距为7.27±1.30mm;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高度为2.77±1.15mm;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2±1.39mm;愈合期内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为3.81±1.60mm;120颗种植体中有9例未见新骨形成,占7.5%;新骨形成仅部分包绕种植体者有15例(12.5%);新骨形成且完全包绕种植体者有96例(80%)。在经历平均约28.90个月的随访期后,窦底新骨高度降低了0.40±0.54mm。 实验三:90份病例中假性囊肿诊断发生率为15.56%。冲顶提升术式成功率为100%。术后愈合时间为6.07±1.07月,种植体早期成功率为100%。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高度为2.94±1.33mm;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96±1.72mm;愈合期后窦底新骨高度为4.32±1.26mm,种植体根尖周完全被新骨包绕者有13例(92.86%)。随访时间29.58±15.91月,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100%,新骨高度降低了0.64±0.48mm。囊肿组窦底新骨高度与实验二中不含囊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上颌后牙缺失区,因骨量不足而行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术后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6.80%,实验结果与常规种植者相似,均取得了可预期的临床疗效。同时,术后经影像学分析证实均获得了良好的窦底提升及成骨效果,窦底新骨高度在远期随访中略有吸收。在上颌窦底假性囊肿区行冲顶提升同期种植是可靠的,能获得良好的提升及成骨效果,实验结果与已报道的常规冲顶种植者相似。假性囊肿不是上颌窦底提升手术的禁忌症,无需在术前或者术中摘除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