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的示踪归巢实验 收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的示踪归巢实验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oming in Sensitized Mice

作     者:洪冬玲 吴燕峰 许吕宏 方建培 HONG Dong-ling;WU Yan-feng;XU Lü-hong;FANG Jian-pei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2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120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1年第32卷第6期

页      面:708-7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383) 

主  题:致敏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归巢示踪 

摘      要:【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小鼠体内的归巢情况。【方法】正常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后,体外予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荧光染料标志,经尾静脉注射到致敏组和非致敏组小鼠体内(每组10只),在6 h、24 h和48 h处死动物,分别应用冰冻切片和流式检测方法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脏器的分布情况。【结果】冰冻切片和流式检测结果均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迅速和持久在脾、肝脏聚集,而非致敏动物却没有明显聚集到肝脾等脏器,而是最终归巢到了骨髓。其中流式细胞仪定量结果表明:6 h时致敏小鼠脾脏荧光阳性细胞为(3.78±0.66)%,与同期正常小鼠脾脏结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48 h时致敏小鼠骨髓荧光阳性细胞为(0.43±0.35)%,同期正常小鼠骨髓为(5.40±1.58)%,两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异基因脾细胞致敏的小鼠体内肝脾等免疫脏器明显受到致敏影响,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归巢的定位具有很高的趋化吸附作用,中止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常状态下向骨髓的归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