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草莓叶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及其对草莓球腔菌的抑菌效果 收藏

草莓叶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及其对草莓球腔菌的抑菌效果

Determination of Main Volatile Substances in Strawberry Leaves and Its Inhibition Effects on Mycosphaerella fragariae(Tul)Lindau

作     者:童志超 徐艳群 李栋 李莉 罗自生 TONG Zhichao;XU Yanqun;LI Dong;LI Li;LUO Zisheng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00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出 版 物:《核农学报》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35卷第2期

页      面:498-50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1895、31772366) 

主  题:草莓叶片 草莓球腔菌 挥发性物质 抑菌 

摘      要:为探究草莓叶片中挥发性物质对草莓球腔菌的抑菌作用,本研究测定了草莓叶片中主要挥发性物质,并以草莓球腔菌为处理对象,研究草莓叶片主要挥发性物质对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叶片挥发性物质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组分为芳樟醇、桃金娘烯醇,C6醛类化合物主要组分为己醛、2-己烯醛、反式-2-己烯醛、顺式-3-己烯醛等。当芳樟醇、桃金娘烯醇浓度为50μL·L^(-1),己醛浓度为5μL·L^(-1),反式-2-己烯醛浓度为0.5μL·L^(-1),顺式-3-己烯醛浓度为5μL·L^(-1)熏蒸处理草莓球腔菌时,能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并能使病原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抑制草莓球腔菌的生长且对草莓叶片无明显损伤。研究表明利用适宜浓度的芳樟醇、桃金娘烯醇、己醛、反式-2-己烯醛、顺式-3-己烯醛熏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草莓球腔菌的生长。本研究为研制新型天然植物病害抑菌剂提供了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