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干旱区滴灌葡萄氮素利用分析 收藏

基于15N示踪技术的干旱区滴灌葡萄氮素利用分析

Analysis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Grapes in Arid Area Based on N Tracer Technology

作     者:李鑫鑫 刘洪光 林恩 LI Xinxin;LIU Hongguang;LIN En

作者机构: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版 物:《核农学报》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2551-25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9029)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402)。 

主  题:滴灌葡萄 水氮调控 15N示踪技术 氮素利用 

摘      要:为研究水氮调控对干旱区滴灌葡萄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新疆鲜食葡萄弗雷为试验材料,利用15N示踪技术,设置2种灌水处理(灌水量为4950、5400 m^3·hm^-2,分别记作W1、W2),3种施氮处理(施氮量为177、235、292 kg·hm^-2,分别记作F1、F2、F3)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和15N丰度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在0~20 cm土层出现富集现象。各器官征调氮素能力随水氮投入加大极显著增强(P0.01)。根系、茎秆、叶片器官的生物量随着吸氮量的增加极显著提高(P0.01),而较高施氮量(F3)不利于果实器官生物量的积累。果树吸收的肥料氮量随水氮投入的加大逐渐增加,受水氮调控影响极显著(P0.01),果树吸收的土壤氮量大于肥料氮量。W2F1的15N标记氮肥利用率和15N标记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38.36%和114.20 kg·kg^-1,W2F2的产量最高,为20253 kg·hm^-2,但与W2F1差异不显著。表明水氮投入过多会引起茎秆和叶片器官徒长且不利于提高15N标记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灌水量5400 m3·hm^-2、施氮量177 kg·hm^-2(W2F1)是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的可行水氮运筹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滴灌葡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