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南寒武纪早期刺胞动物演化框架 收藏

华南寒武纪早期刺胞动物演化框架

Evolutionary framework of early Cambrian cnidarians from South China

作     者:韩健 郭俊锋 欧强 宋祖晨 刘平 郝文静 孙洁 王星 HAN Jian;GUO Junfeng;OU Qiang;SONG Zuchen;LIU Ping;HAO Wenjing;SUN Jie;WANG Xing

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早期生命与环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生命演化实验室北京10008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20年第27卷第6期

页      面:67-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理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资助项目(XDB260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09,41621003,41772010,41720104002)。 

主  题:宽川铺生物群 岩家河生物群 澄江生物群 刺胞动物 水母 生命周期 寒武纪 演化 

摘      要:刺胞动物是华南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类化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寒武纪多幕式爆发事件。本文主要根据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陕南宽川铺生物群、湖北岩家河生物群以及澄江生物群产出的刺胞动物,探讨刺胞动物在寒武纪早期的演化框架,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截至目前,所发现的寒武纪早期刺胞动物绝大多数都属于水母超纲,珊瑚纲的化石记录在寒武系幸运阶、第二阶保存较为罕见。其中寒武系幸运阶刺胞动物的化石记录全部属于底栖类型,体型小,且具有多种类型的身体辐射对称形式,绝大多数类型可以确定属于直接发育。第二阶刺胞动物仍以底栖固着类型为主,体形增大,仅见两、四辐射对称形式;而寒武系第三阶刺胞动物仍有底栖固着类型,但游泳的水母开始出现,体型增大明显,代表水母冠群的出现,以及世代交替的复杂生命周期的正式建立。从幸运阶到第三阶刺胞动物体型明显增大,可能与海水氧气含量增加有关。在寒武纪大爆发的背景下,刺胞动物的分异度和丰度在寒武系幸运阶就已经达到顶峰,然后在第二阶、第三阶开始衰减,这种变化可能与两侧对称动物辐射演化有关。华南刺胞动物的化石记录表明,寒武纪大爆发并非纯粹的一幕式爆发,其中充斥着一系列生物群的替代甚至灭绝事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