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脂清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压变异性的... 收藏

血脂清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Effect of Xuezhiqing 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f H-type Hypertension wit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作     者:阮秋红 叶靖 郑燕慧 吴志阳 陈晓军 王雳 RUAN Qiuhong;YE Jing;ZHENG Yanhui;WU Zhiyang;CHEN Xiaojun;WANG Li

作者机构: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出 版 物:《中外医学研究》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18卷第28期

页      面:16-1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17Z040) 

主  题:血脂清 H型高血压 痰瘀互结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摘      要:目的:观察血脂清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叶酸片治疗,试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血脂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CIMT及血压变异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cy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CV、24 h DC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 SSD、24 h D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IM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清对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患者的CIMT及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同时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