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藏东类乌齐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 收藏

藏东类乌齐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

The Late Triassic basic magmatism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in Leiwuqi area,eastern Tibet

作     者:陈言飞 张泽明 陈宣华 田作林 邵兆刚 康东艳 江媛媛 CHEN YanFei;ZHANG ZeMing;CHEN XuanHua;TIAN Zuo Lin;SHAO ZhaoGang;KANG DongYan;JIANG YuanYua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36卷第9期

页      面:2701-27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理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 FC0600310、2018 YFC0603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62、4187206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11)联合资助。 

主  题:变辉长岩 晚三叠世 羌塘地体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 

摘      要:羌塘地体东部类乌齐地区是龙木措-双湖古特提斯洋和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叠加控制区域,该地区三叠纪的岩浆活动同时受两个大洋演化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岩浆岩的构造属性尚不明确。本文对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内出露的变辉长岩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变辉长岩结晶年龄为212~206Ma(晚三叠世)。岩石富集LREEs、Th,亏损Nb、Ta、Zr、Hf和Ti,表现出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较低的εHf(t)值(-10.6^-3.2)表明岩浆来自中元古代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或富集地幔,较高的Th和LREEs含量以及Th/Yb和Th/Nb比值表明岩浆源区有不同程度俯冲沉积物的加入。结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类乌齐地区变辉长岩是形成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羌塘地体下的大陆弧背景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