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收藏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Mapping QTLs for Growth Period Related Traits in Soybean

作     者:阚贵珍 胡振宾 童振峰 张丹 郝德荣 印志同 喻德跃 KAN Gui-zhen;HU Zhen-bin;TONG Zhen-feng;ZHANG Dan;HAO De-rong;YIN Zhi-tong;YU De-yue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出 版 物:《大豆科学》 (Soybean Science)

年 卷 期:2012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125906) 南京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KJ2011004) 

主  题:生育期相关性状 QTL定位 上位性QTL 

摘      要:以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为母本,栽培大豆南农06-17为父本杂交所得的316个F2单株及其衍生F2∶3和F2∶4家系为材料,利用JoinMap3.0软件,构建了一张包含210个标记(分子标记207个、形态标记3个),共24个连锁群的大豆分子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2 205.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09 cM。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2007年F2单株、2008年F2∶3家系及2009年F2∶4家系的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生育期结构4个生育期相关性状进行联合世代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加性显性QTL和9对上位性QTL;存在QTL共位性(同一标记区间存在不同性状的QTL)以及QTL互作网络(一个QTL可以与多个QTL互作)的现象;贡献率最大的3个QTL为qVP-H-1、qWGP-H-1和qRV-H-1,加性效应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21.31%、13.14%和9.37%,qWGP-H-1和qVP-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江浦野生豆-5,qRV-H-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南农06-17。研究结果为生育期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野生大豆优异基因的挖掘及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提供了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