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布施”为核心的都市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以台湾法鼓山前十年为例(1989-1999)
Social Welfare Practice Based on Dhaema Almsgiving of Urban Buddhism: the First decade of Dhaema Drum Mountain in Taiwan as a Case Study (1989—1999)作者机构: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出 版 物:《宗教学研究》 (Religious Studies)
年 卷 期:2013年第1期
页 面:139-1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7[哲学-宗教学]
基 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谐视野下当代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研究"(编号:11YJA840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