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 收藏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问题

The Act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Limits:On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nti-Japanese-aggression Drama Guojia Zhishang(National Supremacy)

作     者:李广益 Li Guangyi

作者机构: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 版 物:《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年 卷 期:2020年第4期

页      面:81-8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基  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院创新能力提升专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9CDSKXYGYY0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国家至上》 老舍 抗战戏剧 国家认同 

摘      要: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面在抗战时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回汉民族团结题材的开创性书写和传播,成为抗战文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因时势限制而无法更加深入地探索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国家认同建构方面留下了有待后人深思的命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