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影响因素 收藏

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影响因素

Grain Size Composition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Eastern China Seas

作     者:王中波 陆凯 温珍河 张志珣 李日辉 梅西 蓝先洪 Wang Zhongbo;Lu Kai;Wen Zhenhe;Zhang Zhixun;Li Rihui;Mei Xi;Lan Xianhong

作者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出 版 物:《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年 卷 期:2020年第45卷第7期

页      面:2709-27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Nos.DD20190377,DD2016137,GZH201400201,DD20190205,DD20190208,DD201902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76059) 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项目(No.121201005000151110) 

主  题:中国东部海域 表层沉积物 粒度组成 沉积物类型 沉积分区 影响因素 海洋地质 

摘      要:基于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获取的1438个粒度数据,利用Folk分类方法将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划分为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粉砂、砂、砂质泥、泥质砂、泥7种沉积物类型,阐述了不同沉积物类型的粒度组成和参数特征.其中,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粉砂是3种最主要的沉积物类型,分别占样品总数的34.70%、24.20%和15.51%.粉砂质砂呈条带状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且向北延伸.粉砂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浙闽沿岸、渤海西部和南黄海中北部.砂主要分布在东海外陆架、扬子浅滩和苏北浅滩、朝鲜湾等海区,其中在东海外陆架海区分布最广.影响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物源、水动力环境以及水深、地形、地貌等.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变化和海洋环流控制陆源沉积物的入海通量和陆架沉积体系的发育过程.综合沉积物物源供给、海洋环流、冰后期海平面变化过程,基于Folk分类的动力学属性和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将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划分为河口沉积、陆架泥质沉积、潮流沉积以及残留沉积等分区.不同沉积分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反映出在中国东部陆架的特殊地形影响下,不同海平面时期陆源碎屑物质的运移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