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向阳剖面第四纪红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leoclimate Significance of Major Elements of the Quaternary Red Clay in the Xiangyang Section in Xuanchen, Anhui Province,China作者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安徽省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山地学报》 (Mountain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371-3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 ZD2018014)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8 XJJ43)
主 题:宣城向阳剖面 第四纪红土 常量元素 地球化学风化参数 古气候变化
摘 要:安徽宣城向阳剖面是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标准剖面,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信息,对其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的研究,对深刻理解该区红土风化成壤强度与古气候演化、充实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高分辨率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基于野外地质地貌、岩性调查与加密采样,运用ZSX PrimusIV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该剖面进行常量元素测定,并采用地球化学风化参数指标CIA与BA、元素迁移率等分析方法,结合前人的年代数据,探讨了该剖面红土风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研究表明:(1)向阳剖面常量元素以Fe2O3、Al2O3、SiO2为主,具有显著的富硅铝铁化特征,约916 ka以来红土堆积处于相对暖湿的古气候背景下,但是气候总体有向干凉方向变化的趋势;(2)约916 ka以来研究区古气候大致存在7次相对暖湿与相对干凉期的旋回变化;其中,阶段I至阶段II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较大,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阶段III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均有所降低,阶段IV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达到最大,是最稳定的时期,阶段V至阶段VII气候一直向干凉方向变化;(3)在6.2 m(约534 ka前)以下部分,红土成土沉积动力强度较大,干湿变化比较强烈,沉积环境不稳定,而此后红土成土沉积动力减弱,沉积环境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