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宁镇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 收藏

宁镇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

U-Mo covariance model of Wufeng-Gaojiabian Formation marine shale in Ningjing-Zhenjiang are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water retention degree in ancient sea basin

作     者:黄正清 方朝刚 李建青 章诚诚 王元俊 刘理湘 赵松 HUANG Zhengqing;FANG Chaogang;LI Jianqing;ZHANG Chengcheng;WANG Yuanjun;LIU Lixiang;ZHAO So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210016 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南京210007 

出 版 物:《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47卷第4期

页      面:443-450,4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16ZX05034-001-0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DD20190083) 

主  题:有机质保存 U-Mo协变模式 水体滞留 宁镇地区 页岩 

摘      要:通过对下扬子的宁镇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在还原环境下痕量元素富集特征与水体滞留情况的对应关系。通过Mo-TOC和U-Mo协变模式研究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尽管海平面降低,但强烈的滞留海盆环境使得水体交换速率缓慢,降低有机质的消耗,形成了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高家边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明显弱于五峰组沉积时期,但由于志留纪早期受全球性海侵事件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触发上升流,促进了生物复苏、提高了海洋表层生产力,进而加强和维持了底部水体的还原环境,导致海底进一步缺氧是高家边组第一段有机质富集和保存的关键因素。高家边组底部是下扬子地区页岩气的有利目标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