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种植密度对甘肃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收藏

种植密度对甘肃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Wheat Yield Formation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作     者:柴芳梅 高甜甜 柴守玺 程宏波 宋亚丽 鲁清林 Chai Fangmei;Gao Tiantian;Chai Shouxi;Cheng Hongbo;Song Yali;Lu Qinglin

作者机构: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庆阳74500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作物杂志》 (Crops)

年 卷 期:2020年第3期

页      面:154-160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401)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2-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362)。 

主  题:甘肃 生态区 种植密度 小麦 产量 

摘      要:为揭示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以陇中2号、兰天36号和铜麦6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水平,低温半干旱区和半湿润易旱区为150.0、187.5、225.0、262.5和300.0kg/hm^2,半干旱区为112.5、150.0、187.5、225.0和262.5kg/hm^2。研究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性和不同区域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半干旱区、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适宜播种量依次为187.5、225.0和225.0kg/hm^2,最高产量分别是5472.0、5730.0和7271.4kg/hm^2。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各生态区小麦产量、穗数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穗粒数随之减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一致;地上部生物量随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同播种量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播种量下(150.0和225.0kg/hm^2),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较大,以半干旱区平均产量最高,半湿润易旱区次之,低温半干旱区最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