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分类识别 收藏

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分类识别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s and Recognition of Warm-sector Torrential Rain in Sichuan Basin

作     者:罗辉 肖递祥 匡秋明 青泉 康岚 Luo Hui;Xiao Dixiang;Kuang Qiuming;Qing Quan;Kang Lan

作者机构: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应用气象学报》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0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460-4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中国气象局核心业务发展专项(YBGJXM(2018)1A) 四川省气象局强对流预报创新团队(川气函(2017)313号)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9-097,CMAYBY2020-113)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省重点实验室2018-重点-01) 

主  题:暖区暴雨 雷暴群 回波特征 随机森林 

摘      要:暖区暴雨强度大且降水集中,可造成严重气象灾害。利用四川盆地实况降水和7部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2-2017年28次暖区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按超过20 mm·h^-1降水站数的突增,将暖区暴雨的雷暴群分为初生阶段和成熟阶段,根据不同降水类型成熟前后的雷达回波特征,将雷暴群分为3种类型,3类回波特征差异明显,雷暴的长时间生消、合并以及传播作用使暖区暴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在28次暖区暴雨过程中,四川盆地西北部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回波基本呈现东北-西南向,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脉走向基本一致,地形(产生偏东风)抬升在暖区暴雨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对3类雷暴群质心高度、顶高、最大回波强度等要素的统计显示,不同类型雷暴群在初生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概率密度曲线存在双峰和单峰等结构特征。利用雷暴群的多个参数构建暖区暴雨分类识别的特征向量,并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识别,取得较好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