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在转换生成语法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间——论乔治·斯坦纳阐释... 收藏

在转换生成语法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间——论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源起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Sapir-Whorf Hypothesis,and the Source of George Steiner’s Hermeneu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作     者:段小莉 DUAN Xiaoli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版 物:《中国翻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年 卷 期:2020年第41卷第3期

页      面:110-117,18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翻译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摘      要:西方比较文学界泰斗乔治·斯坦纳于2020年2月3日在伦敦逝世、终其一生,斯坦纳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然而,斯坦纳的学术思想在我国学界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对其阐释学翻译理论渊源的探究更是鲜有人问津。本文试图立于阐释学翻译理论生成的历史学术语境,从理论动机、学术遭遇、生存空间和运作机制等几个方面挖掘和分析其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源起。研究认为,斯坦纳出于对言语多样性的切身感悟而不能苟同于致力于建构普世语法的“转换生成语法,但在倾向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同时又不完全接受其理论,阐释翻译理论的建构恰恰完成于与前面两者的对话之中,也借此积淀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并在折中主义治学思想下建构出了独特的译学理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