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化
Regional Inequality,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1997-2016作者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 版 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 卷 期:2020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596-6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0[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42)
摘 要:研究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与动态演化规律,对制定合理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采用Theil指数及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分析1997~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特征,并利用R/S分析法预测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7~2016年中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农业碳排放强度省域的空间分布变化均较大,碳排放高强度省域保持稳定,而低强度省域呈扩大态势;(2)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变化较小,区域内差异趋于扩大,粮食平衡区区域内差异趋于上升,主产区区域内差异先升后降,主销区区域内差异趋于收敛;(3)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程度趋于缩小,热点区保持不变,而冷点区呈收缩态势,青-藏保持稳定性热点区,京-津-冀-陕-晋-豫-鲁为稳定性冷点区域;(4)中国、三大功能区及各省域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未来碳排放强度值将呈现出继续下降的演化态势,尤其以粮食主销区的下降趋势具有更强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