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巴中-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racture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Bazhong-Tongnanba area,Northeast Sichuan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94卷第5期
页 面:1525-15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项目(编号2016ZX05002004)资助成果
主 题:四川盆地 巴中-通南巴地区 须家河组 裂缝特征 形成期次 控制因素
摘 要:以岩芯及野外观察、分析测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东北巴中-通南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类型及成因,结合裂缝充填矿物包裹体分析,厘定裂缝形成期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岩性组合、岩层厚度、断层、褶皱变形强度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裂缝具有多成因、多期次、差异分布的特点。主要发育构造裂缝,且主要分布于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划分为3期:燕山中期(中侏罗世)的NNW和NWW向共轭构造缝,被细粒方解石充填;燕山晚期(白垩纪)的NE向断层、褶皱伴生高角度缝,被粗粒方解石或石英充填;喜马拉雅期(古近纪)的NW和近SN向断层伴生缝,被粗粒方解石半充填或未充填。成岩裂缝和超压裂缝的成因与黏土矿物失水收缩及烃源岩大量生烃引起的流体增压有关,主要形成时间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缝发育的差异性主要受控于岩性组合、地层厚度、断层及褶皱变形强度,单层厚度小、距断层距离近、褶皱变形强度大的中、细砂岩储层,裂缝最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