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豫东平原古城淮阳城湖湿地历史景观探析--兼论科罗纳(CORO... 收藏

豫东平原古城淮阳城湖湿地历史景观探析--兼论科罗纳(CORONA)影像资料的解读与运用

Historical Lakes and Ponds Landscape of Citi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 Case Study of Huaiyang and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ology of CORONA Satellite Images

作     者:张蕾 何捷 Zhang Lei;He Jie

作者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天津300072 

出 版 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0年第35卷第2期

页      面:14-2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豫东黄泛平原传统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的历史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51608355)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低碳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B13011) 

主  题:文化景观 湿地 华北平原 豫东平原 科罗纳(CORONA)影像 

摘      要:本文以河南淮阳古城城湖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城市湖塘湿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适应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易发的水环境,传统城市中以雨洪为主要水源的湖塘水体,是具有较大幅度水位变化、旱涝交替的湿地景观。不仅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从文化休闲、日常用水,到适应湿地水域内不同水土条件及其旱涝变化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对当代华北平原城市的水景观建设具有参照意义。拍摄于1960-1972年间的科罗纳卫星影像,以高分辨率、多时相等特点,能够展示湿地景观的旱涝变化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变化,为研究历史时期的湿地景观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