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00-2011年深圳湾及邻近水域颗粒有机物的来源和时空分... 收藏

2000-2011年深圳湾及邻近水域颗粒有机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sourc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 the Shenzhen Bay and adjacent coastal waters from 2000 to 2011

作     者:赵明辉 李绪录 ZHAO Ming-hui;LI Xu-lu

作者机构: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22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广东广州510300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4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2905-29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1) 国家"973"项目(2013CB956101)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3509) 

主  题:颗粒有机物 时空分布 来源 滞留时间 沿岸水 深圳湾 伶仃洋 

摘      要:依据2000~2011年每月一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深圳湾及邻近水域中颗粒有机物(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盐度和叶绿素a(Chl a)实测数据探讨POM的来源和滞留时间.结果表明深圳湾的POM质量浓度和陆源质量分数分别约为4.2mg/L,79%,而伶仃洋东部沿岸的分别约为1.9mg/L,42%.深圳湾和伶仃洋东部沿岸中现存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物(PPOM):Chl a比率分别约为92,54g/g,由此估算的PPOM质量浓度分别为0.8,0.2mg/L左右.依据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累计海源POM估算的POM滞留时间在深圳湾中为1~5d,而在伶仃洋东部沿岸中约为10d.研究期间伶仃洋东部沿岸POM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略呈上升趋势,从1.7mg/L上升至2.0mg/L;深圳湾POM质量浓度在2000~2005年呈上升趋势,从3.0mg/L上升至5.5mg/L,在2006~2011年则呈下降趋势,从5.4mg/L下降至3.0mg/L.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