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全-精细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的栀子炒制前后差异评价 收藏

基于全-精细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的栀子炒制前后差异评价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Gardeniae Fructus and its stir-baked prepared slices based on whole and partial fingerprint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作     者:黄萌萌 王琪 李晓琦 陈彦 HUANG Meng-meng;WANG Qi;LI Xiao-qi;CHEN Yan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组分与微生态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8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20年第51卷第9期

页      面:2460-24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C-JS-33) 

主  题:栀子 炒栀子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多元统计分析 栀子苷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 

摘      要:目的比较栀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明确其差异标志物,为栀子与炒栀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精细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同时测定对栀子炒制前后样品进行分析,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对栀子与炒栀子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性成分。结果栀子炒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峰,其中12个峰为两者所共有,栀子与炒栀子对照指纹图谱的全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91,而去除栀子苷积分后建立的精细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0,低于0.90,可基本实现两者区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栀子与炒栀子可明显分为2类,并筛选得到贡献度较大的4个差异标志物,分别为峰3、5、9(栀子苷)、11(西红花苷I);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栀子炒制后栀子苷、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含量显著降低,而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显著升高。结论栀子炒制前后成分差异显著,建立的精细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有效区分栀子与炒栀子,筛选得到的差异标志物可为其质量标志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