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固沙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收藏

固沙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and-binding vegetation

作     者:高岩 张宇清 秦树高 张举涛 刘振 Gao Yan;Zhang Yuqing;Qin Shugao;Zhang Jutao;Liu Zhen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0年第42卷第4期

页      面:102-1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9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ZCQ-SB-02) 

主  题:固沙植被 景观格局 影响因子 景观脆弱度指数 地理探测器 

摘      要:【目的】植物固沙作为重要的防沙治沙手段,在中国北方沙区生态重建与恢复工作中应用已60余年。了解不同固沙植被的景观格局动态及影响因子,可以为沙区的植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中国植被图数据,选取了以蒿属(褐沙蒿和黑沙蒿为主)、锦鸡儿属(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主)、榆树和樟子松为优势种的典型植被,在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沙地)内的分布区域,采用景观脆弱度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在1990—2015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蒿属和锦鸡儿属灌丛总体呈扩张趋势且逐渐稳定,景观格局主要受年降水量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0.31、0.41),榆树疏林和人工樟子松林表现出衰退趋势,其主要影响因子分别是土地覆盖(贡献率为0.34)和生长季气温(贡献率为0.24)。【结论】在未来可能的气候条件下,蒿属灌丛和锦鸡儿属灌丛能够稳定存在并继续发挥其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榆树疏林和人工樟子松林可能会发生进一步退化,在植被建设工程中需要根据沙区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并加强管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