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混播草地中豆科/禾本科牧草氮转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混播草地中豆科/禾本科牧草氮转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Mechanisms and factors affecting nitrogen transfer in mixed legume/grass swards:A review

作     者:谢开云 王玉祥 万江春 张树振 隋晓青 赵云 张博 XIE Kai-yun;WANG Yu-xiang;WAN Jiang-chun;ZHANG Shu-zhen;SUI Xiao-qing;ZHAO Yun;ZHANG Bo

作者机构: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出 版 物:《草业学报》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157-1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660604) 新疆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5)资助 

主  题:生物固氮 氮素转移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 根际氮沉积 

摘      要: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