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心惊破,人间天上:以咏物手法写悼亡词——读李清照《孤雁儿》
作者机构:中华书局
出 版 物:《古典文学知识》
年 卷 期:2009年第3期
页 面:31-37页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李清照 孤雁儿 香断 沉香 沉香属 咏物 诗人 词人 藤床 吹箫人 咏物词 玉炉 人间天上
摘 要: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易安词晚年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再注重居处精美物事的描画与铺叙,而是多直接的抒发,情感浓烈而不掩饰,伤痛之语往往直入人心,其感发性更强。造成这一巨变的原因,当然是她多舛的命运、被动经历的诸多变故,使她再也无法回到年轻时的优雅与小女人态。周围环境与内心的巨变,亦影响了易安词的创作。原来,典雅优美是有物质前提的。这首词即是李清照晚年词作之一,最初见于《梅苑》卷一。建炎三年(1129)八月十八,赵明诚去世,此年冬,《梅苑》编成,故将此词收入。但是另有说法,认为此词应作于明诚去世后数年间,而现存的《梅苑》只是后人辑补本,也就是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有可能是后人辑补入的。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既然李清照在此词前有小序,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明确说此是一首咏物词。而咏物之作,多数情况下,是咏眼前之物,方才有灵感与创作之佳思。以此来判断,则清照此词,最早应作于建炎四年(1130),即明诚去世之后的第一个春天,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