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碳源对太湖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影响 收藏

碳源对太湖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Resources on the Enrichment of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in Sediments from Taihu Lake

作     者:胡颖 王世和 江和龙 何超群 HU Ying;WANG Shi-he;JIANG He-long;HE Chao-qun

作者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南京21115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出 版 物:《安全与环境工程》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1年第18卷第6期

页      面:49-52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项目(2008CB418005) 金肯学院技术项目(JK2009001) 

主  题:聚磷菌(PAO) SBR 碳源 太湖沉积物 

摘      要:本文采用4种碳源(乙酸钠、丙酸、葡萄糖、纤维素)在间歇式(SBR)小型反应装置中对采自太湖沉积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富集试验,研究碳源对太湖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影响以及聚磷菌在太湖沉积物磷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SBR反应装置的进水COD/P为20、进水采用人工配水、运行周期(包括进水、厌氧阶段、好氧阶段、沉降静置和出水)为24h、水力停留时间为48h、固体停留时间约为20d、好氧阶段溶解氧约为2~3mg/L、气速为1L/min、进水pH值控制在7.5±0.05、温度控制在25±1℃时,SBR反应装置厌氧阶段磷酸盐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好氧阶段出水磷酸盐含量降低,呈现出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聚磷的典型特征,证明太湖沉积物中存在聚磷菌;当用丙酸作碳源,厌氧释磷、好氧聚磷最为显著,表明乙酸钠和丙酸有利于聚磷菌的富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