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Pit-1基因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
Association of polymorphism of Pit-1 gene with fattening traits in Guyuan local cattle and crossbreed of Limousin×local cattle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6000
出 版 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07年第35卷第12期
页 面:1-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Z197) 宁夏宁南山区黄牛改良工程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主 题:固原本地黄牛 利木赞牛杂交群体 Pit-1基因 PCR-RFLP 育肥性状
摘 要:为了分析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简称利杂群体)Pit-1基因的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共178个个体的Pi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育肥个体育肥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1 bp的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3039/0.6961和0.1614/0.8386。与部分育肥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育肥的初期阶段,BB型和AB型个体的精料料肉比均显著低于AA型个体(P0.05);7月龄育肥牛BB型个体的胸深显著低于AA型,而胸宽显著高于AA型(P0.05);育肥牛6~12月龄体长增长量也表现出BB型个体优于AB型的趋势(P0.05)。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与优良的育肥性能显著相关,对B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优良性状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