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的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
Spatial effects 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water pollutant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2期
页 面:885-8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2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64,41971159)
主 题:水污染物 减排过程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空间耦合 长江经济带
摘 要:构建201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库,选取COD、氨氮2项指标,解析“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的减排过程与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解析减排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5年间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过程的集聚特征显著,高排放—高减排区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环境效益趋差的高排放—低减排区仍然存在.空间效应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具有一定影响,本地排污增加不利于邻地减排.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经济份额是驱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到2015年,人口规模和农业经济份额因素的驱动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仍在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化水平分别对COD和氨氮排放呈正向驱动,需警惕外资流入和快速工业化进程给相应特征污染物造成的减排压力.亟需推动本地和邻地就排污标准与减排总量达成规制共识,协同建立环境准入、污染付费等深层次减排模式;工程减排的同时共抓结构减排,针对长江经济带驱动因素与污染排放的空间耦合性,从源头倒逼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种植结构、资本结构等向清洁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