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估算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蒸散量 收藏

基于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估算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蒸散量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 based on the improved dual crop coefficient method

作     者:于文颖 纪瑞鹏 贾庆宇 冯锐 武晋雯 张玉书 YU Wenying;JI Ruipeng;JIA Qingyu;FENG Rui;WU Jinwen;ZHANG Yushu

作者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166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6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1期

页      面:325-3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405109)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2018108004)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819) 

主  题:芦苇 湿地 蒸散量 双作物系数 模拟 

摘      要:以辽河三角洲湿地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动相关通量、小气候梯度要素、群落内水面蒸发量以及芦苇群落生长参数等数据,基于FAO⁃56模型的双作物系数法,分别计算作物系数Kc、基础作物系数Kcb和水面蒸发系数Kw,分析其日变化动态及主导影响因子,建立基于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小时尺度双作物系数模型。结果如下:(1)芦苇生长初期,Kc和Kcb的日变化呈现早晚高、中午略低的多峰波动曲线;在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Kc和Kcb白天波动幅度较小,早晚波动幅度较大;生长末期,Kc和Kcb夜晚波动幅度较大,白天呈现多峰波动曲线;Kw白天较小、夜晚较高,生长初期白天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期。(2)相关分析表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是Kc、Kcb和Kw的影响因子;基于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重新构建双作物系数模型,基于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模拟芦苇群落蒸散,决定系数R2达0.894。(3)利用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模型和FAO⁃56模型,对辽河三角洲芦苇群落的蒸发与蒸腾过程进行模拟,实现芦苇群落蒸发过程与蒸腾过程的分离,解决了实际观测无法直接获取芦苇群落蒸腾量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芦苇群落蒸散的模拟精度。(4)调整了FAO推荐的芦苇单作物系数常数值,调整后的作物系数更适用于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