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组合灌溉下中度盐碱土壤入渗规律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intermittent combined irrigation in moderately saline-alkali soil作者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6
出 版 物:《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37卷第12期
页 面:1082-10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3-00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6EEM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2208)
主 题:间歇组合灌溉 累积入渗量 入渗率 盐碱土壤 入渗模型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揭示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入渗的影响机制与规律,在室内采用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时间、组合次序下的土壤入渗特征;基于实测资料探讨3种常规的入渗模型对间歇组合灌溉在中度盐碱土壤入渗规律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在同一入渗时间下,累积入渗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间歇组合灌溉(0 min),间歇组合灌溉(30 min),间歇组合灌溉(60 min),间歇组合灌溉(120 min),且它们之间的差异随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个入渗过程中,入渗速率分为初渗阶段和稳渗阶段,且与先咸后淡相比,先淡后咸先到达稳定入渗率;与Green-Ampt模型、Philip模型相比,Kostiakov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间歇组合灌溉的入渗率变化特征,但在Kostiakov模型中,先淡后咸拟合精度低于先咸后淡,说明咸淡水组合次序对模型拟合精度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