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 收藏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

Genetic Involvement of Camellia taliensis in the Domestication of *** var. assamica(Assimica Tea) Revealed by Nuclea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作     者:李苗苗 MEEGAHAKUMBURA M.Kasun 严丽君 刘杰 高连明 LI Miaomiao;MEEGAHAKUMBURA M Kasun;YAN Lijun;LIU Jie;GAO Lianm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昆明650201 

出 版 物:《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Plant Diversity)

年 卷 期:201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29-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161140350)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2FY110800) 

主  题:普洱茶 大理茶 驯化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摘      要:利用11个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对普洱茶3个居群、大理茶3个居群及过渡型大理茶2个居群共104株古茶树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研究表明,普洱茶、大理茶和过渡型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平均等位基因(Na)为4.852,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1.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9和0.52,其中大理茶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普洱茶和过渡型大理茶。AMOVA分析表明,普洱茶和大理茶之间遗传分化显著(FST=0.305),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分别为93.51%和89.41%),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低(分别为6.49%和10.59%)。主成分分析和STRUCTURE聚类分析均支持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不同的组,过渡型大理茶主要由大理茶驯化而来,并在栽培过程中与大理茶产生了遗传分化。在混栽的大理茶和普洱茶居群间存在由大理茶向普洱茶的明显基因渐渗,证实了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最后,讨论并提出了对大理茶和普洱茶古茶树资源保护的相关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