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巨型人工采砂坑对伶仃洋自然演变的影响 收藏

巨型人工采砂坑对伶仃洋自然演变的影响

Influence of giant artificial sand pits on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Lingding Bay

作     者:应强 何杰 辛文杰 YING Qiang;HE Jie;XIN Wenjie

作者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水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 卷 期:2019年第30卷第6期

页      面:915-9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01[工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704[理学-天文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9147 51520105014)~~ 

主  题:采砂坑 演变 航道 伶仃洋 

摘      要:伶仃洋内建有华南最大的两个主枢纽港及相连的深水航道,长期保持“三滩两槽稳定格局是广州港选择西槽开发深水航道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基础。2008年以后,由于在中滩上人工采砂,现已形成了容积达7×108 m 3的巨型采砂坑,直接影响了伶仃洋的滩槽演变。采用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采砂活动过程中对周围水体及地形的影响,指出采砂区域水体含沙量为1.5~2.8 kg/m 3,最大可达5 kg/m 3以上,远大于采砂前0.2 kg/m 3,可引起附近海床淤积,对港珠澳大桥桥区的海床稳定也会产生影响。同时,采砂坑形成后潮位、潮流、潮量出现较大改变的区域主要在采砂坑及其附近水域,表现为潮位下降(小于1 cm),潮流减小,采砂坑内以泥沙回淤为主(33 cm/a),坑周围海床呈侵蚀冲刷状态,南侧冲刷较大。此外,现状条件下采砂坑以回淤为主,回淤时间预计20年,但在2#、3#采砂坑或2#、4#采砂坑连通等不利状况下,有可能形成新的潮流通道,改变现有“三滩二槽的格局,对目前已有航道维护和港口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