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淮北煤田芦岭矿区次生生物气地球化学证据及其生成途径 收藏

淮北煤田芦岭矿区次生生物气地球化学证据及其生成途径

Geochemical evidence of secondary biogenic and generation approach in Luling Coal Mine of Huaibei coalfield

作     者:佟莉 琚宜文 杨梅 侯泉林 张文静 房立志 颜志丰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煤炭学报》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年 卷 期:2013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288-29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09[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27[工学-核科学与技术] 0703[理学-化学]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01[工学-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0-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30422 4097213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05030100) 

主  题:煤层气成因 次生生物气 碳氢同位素 氢氧同位素 淮北煤田 

摘      要:从煤储层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甲烷与水的氢同位素值的定量关系、煤层气田产出水的来源3个方面探讨了淮北煤田芦岭矿区煤层气的成因,结果表明:煤层气组分中甲烷气占绝对优势(达97%以上),且明显显示出极干气的特征;甲烷碳和氢同位素值范围分别为-67.6‰^-64.2‰,-206‰^-224‰,属于生物成因气的分布范围;甲烷氢同位素值(δD(CH4))和水氢同位素值(δD(H2O))定量关系表明,煤层甲烷气主要是二氧化碳还原作用生成的次生生物成因气;煤层水样品点同位素值均落在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煤层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符合生物成因气生成需有雨水补给的条件。综合3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并结合研究区构造-热演化史,认为现今淮北煤田芦岭矿区的煤层气主要为次生生物成因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