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核磁共振的驱替速度和倍数对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影... 收藏

基于核磁共振的驱替速度和倍数对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影响实验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based experiment on the effects of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multiple on the pore throat characteristics and recovery factor of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

作     者:马奎前 蔡晖 孙召勃 MA Kuiqian;CAI Hui;SUN Zhaobo

作者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 版 物:《中国海上油气》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年 卷 期:2019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86-9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编号:2016ZX05058-0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渤海‘双高’油田挖潜关键技术研究(编号:YXKY-2018-TJ-04)”部分研究成果 

主  题:核磁共振 孔喉半径 驱替速度 特高驱替倍数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 

摘      要:疏松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孔喉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开发效果。基于核磁共振扫描岩心技术并借助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驱替速度和特高驱替倍数对渤海SZ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孔喉特征及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特高驱替倍数(2000 PV)下,驱替速度越大,孔喉扩大倍数越大;当驱替速度由0.5 mL/min增大到1.5 mL/min后,孔喉扩大倍数由2.68增加到3.18;驱替倍数500 PV后,随驱替速度增加,最终采收率有所降低;固定驱替速度(1 mL/min),驱替倍数由2000 PV增加至3000 PV时,采收率仅增加1.59个百分点,且在采出液中出现较明显的固体颗粒。对于渤海SZ油田而言,注水开发后期(500 PV)驱替速度不宜过大,同时驱替倍数达到2000 PV后继续注水对提高采收率效果不明显。本文研究可为该类油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