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 收藏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Comparision of surgical outcomes between 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and fenestration discectomy for L5S1 lumbar disc herniation

作     者:颜廷振 吕超亮 魏彦春 牛士贞 孙国庆 YAN Ting-zhen;LYU Chao-liang;WEI Yan-chun;NIU Shi-zhen;SUN Guo-qing

作者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济宁272111 

出 版 物:《中国骨伤》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32卷第10期

页      面:933-93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5YL034)~~ 

主  题: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摘除术 经皮内窥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髓核摘除术 

摘      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有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组采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开窗组采用经典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肢疼痛及腰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通过MRI观察术后椎旁肌残存率。结果:PEID组及FD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0.7±0.1) cm和(5.0±1.8) cm,出血量分别为(8.0±3.0) ml和(62.0±5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 d和(11.0±2.5) 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0±0.5) d和(3.0±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及FD组术后24 h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99±0.32和5.44±1.31,术后1年分别为1.56±0.60和3.05±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肌酸激酶术后24、48 h较PEID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PEID及FD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3%和95%。通过MRI观察,PEID组术后1年椎旁多裂肌残存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安全可靠,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椎旁肌保护、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椎间孔镜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理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